州市动态

万家团圆时,他们坚守在边境一线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9-22 07:37:38 【字体:

边关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云南边境一线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中秋节。在众多家庭享受着阖家团圆、天伦之乐时,云南8个沿边州市的疫情防控一线,每一个点位都有值守人员的身影。

脚下是抗疫前线,身后是万家灯火。他们中有积极行动的各级各部门干部,有坚守一线不言退却的警察,有不辞辛劳的白衣战士,有守边护边的各族群众……此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边人”。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在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今天,我们以这组来自沿边一线的报道,向腾博会手机登录官网守边人致敬,是他们扛起责任,守护着神圣国土,守护着万家团圆。

怒江 边境警务室飘出“东北味道”

9月21日上午10时,刚巡逻归来的亚坪警务室辅警边玲玲脱下雨衣便一头扎进厨房,淘米、洗菜、切肉……她要为亚坪警务室中秋节在岗的所有民、辅警及工作人员们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今天恰逢中秋节,大家要吃得更好。”边玲玲用带着东北腔的普通话说道。

2020年5月,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暖警惠警十项措施正式落地实施。为追随丈夫刘明佳,边玲玲从老家吉林通化来到怒江,并通过入职考试,成为怒江边境管理支队石月亮边境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和丈夫一直坚守在亚坪18公里警务室执勤点执勤,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同时做好后勤服务。

“边境线35公里,我们设了5个卡点,分段、分片、分点24小时值守。”边玲玲边煮菜边说,这里距离福贡县石月亮乡亚朵村18公里,因此亚坪警务室又被称为“18公里警务室”。

警务室辖区除了亚坪通道,还有许多便道、小路,疫情防控压力大,周围还居住着一些村民。民、辅警们除了每天8次的常规巡逻,做好布点封控执勤外,还要进行防疫知识宣传、服务群众和保障群众安全工作。3名民警、7名辅警,加上驻地协勤人员、医生共计15人组成的工作队伍时刻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完成便道设卡堵点等急难险重任务。

“其他事可以缓一下,但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边玲玲说,来到这里,她更多的是为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在警务室厨房里,摆放着石月亮边境派出所每周送来的各种新鲜食材。为了让全体民、辅警及工作人员尝到东北味道,边玲玲还腌制了辣白菜、萝卜条等东北口味的小菜,日常的餐食中,排骨炖豆角、酸菜粉条、猪肉白菜饺子等东北菜品更是数不胜数。

“今天的主菜是人参鸡汤,人参是从通化邮寄过来的……”边玲玲笑着说道,亚坪警务室海拔超过2600米,9月又是怒江大峡谷雨季,连续10多天的阴雨天气,又冷又湿,喝点人参鸡汤,身上也会暖暖的。

驻守亚坪警务室以来,边玲玲不是在巡查巡逻、卡点执勤,就是在厨房里忙碌。

“我和丈夫都在警务室,只要我俩在一起,哪里都是家。”边玲玲说,这里任务重、条件艰苦,夫妻俩就驻扎在这里,连续作战400多个日日夜夜,每当新的一批工作人员轮换过来,刘明佳负责给他们分配好巡逻驻守等任务,边玲玲则给他们做地道的东北菜,做好后勤保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坚决不让新冠病毒翻越高黎贡山,翻越边境。

“我们守护的是祖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共同家园,守好边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边玲玲坚定地说。2021年9月5日,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她表示要在抗疫一线用行动表明自己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窗外阴雨绵绵,屋内鸡汤飘香。中秋佳节,西南边境线上飘出来的“东北味道”,正等候巡逻的同事们归来。

片马 网格化联防守好“最后一公里”

清晨,泸水市片马镇古浪村沿江公路上,党支部副书记乔烨翔带着由党员、护林员、护边员、民兵组成的巡逻队,正在沿河堤巡逻。他不时停下脚步,拿出手机,看微信网格群里传来的外来人员出入信息,同时进行中秋节当天摸排工作部署。

“中秋返乡人员多,加之最近在修建强边固防基础设施,不能有丝毫松懈,全村分4个组,由村两委班子带队入户排查。”9月21日清晨,乔烨翔在村疫情防控工作群里安排好了工作。

“古浪村被分为11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名网格员,统一收集好外来人员信息,汇总到我这里,再上报到镇里。”乔烨翔说,“四级网格+十户联防”工作启动以来,由各小组长担任网格员,每个班子成员负责1至3个网格不等,外来人员信息逐级上报,筑起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

当了25年村干部的乔烨翔,去年以来的工作重心就是疫情防控,将村两委班子成员编入网格,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出入人员闭环管理、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组建了一支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班子成员、小组长、网格员、群众全员参与的摸排工作队伍,时刻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其他事可以缓一下,但摸排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尤其是在节日期间。”乔烨翔说,今年以来,古浪村党支部组织全员参与摸排记录工作巡逻800余人次、防疫政策宣传120人次、人员排查900余人次。

“做好摸排记录工作,就是守好‘最后一公里’,保障群众安全,我们义不容辞。”乔烨翔坚定地说,网格里的每个数据背后,是每个实实在在的家庭,发动他们参与进来,形成“人盯人、户盯户”的工作格局,才能实实在在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片马作为怒江州边境疫情防控的核心区域,中秋期间,片马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长、网格员全员上阵,及时掌握返乡人员、外来人员信息,做到跟踪防控网不漏户、户不漏人。

“目前,全镇共划分为67个网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四级网格+十户联防’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边境管控全覆盖。”片马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欧梅英说。

小广弄村 团结一心筑牢防线

中秋月夜,凉风习习,走进中缅边境线上瑞丽姐相乡小广弄村,一幢幢特色分明的傣家小楼显得格外漂亮,村民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中。

在傣族村民帅补占家一层的小院里,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式月饼、剥好的柚子摆满了桌子,锅里的鱼正散发出阵阵香味。帅补占热情地招呼着记者坐下,“瑞丽处在疫情防控一线,虽然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但在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努力下,万众一心、齐心抗疫,守住了国门、守住了家园。”帅补占说。

“往年过节,亲戚朋友相互串门、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拉家常,其乐融融。”今年,一家5口聚在一起,虽简单一些,但挺幸福的。帅补占说,这样的幸福是许许多多的守边人辛苦付出才换来的。中秋节,他们村仍有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联防队伍,来回巡逻,昼夜执守,这才让大家吃上幸福的团圆饭。

帅补占介绍,村民也要参与守边,5家人值一班,半个月轮一次。轮到她家值班时,就是全家总动员,白天她和儿媳值守,晚上儿子、丈夫值守,只要防住疫情,辛苦一些也值得。

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关心下,小广弄村安装了门禁系统,村民“扫脸”进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了村寨“信息智能化”的创新管理,让村寨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信息不明的人,一律进不来,因为门禁是人脸识别。现在全村69户267人,全都录入智能化平台,提高了效率。”小广弄村民小组小组长岩建说,小广弄村组建了边境巡逻队、村内巡逻队、村口值守队开展联合管控巡逻值守,发动了村寨妇女、中青年流动巡防,确保村寨边境线、内线、外线三线全天候值守不断档、巡防不断档、督查不断档,及时排查上报登记村内外可疑情况。

每天坚持开展巡逻巡查、村寨值守,小广弄村的村民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团结一心筑牢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防线,守护好家园。

文山 夫妻互勉共守边关

GetAttachment (1).png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9月21日,入夜,带着一丝温柔和深深的歉疚,边检民警刘红通过视频电话与妻子黄月潇和一个4岁、一个仅8个月的两个女儿,分享着一天的点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刘红工作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董占边检站离家10多里地,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一家人只能隔空寄托思念。

“没少埋怨过他。”“90后”黄月潇是麻栗坡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她坦言,新冠疫情发生后,工作量陡增,这一年多来既要干好工作,又要照顾两个孩子,虽有老人搭把手,但仍让她觉得颇有些吃力。“离家这么近,怎么就不能多回家看一看?”黄月潇常忍不住责怪丈夫。

中秋节前,一次特殊的经历,让黄月潇心里释然了许多。

9月13日,根据单位的统一安排,黄月潇恰巧轮值到董占边境检查站,配合边检民警一起开展查身份证件、查行程码、测量体温的“两查一测”工作。董占边检站是麻栗坡县边境沿线的咽喉要道,担负着打击“三非”、走私、边境违法犯罪的重要任务。中秋节前,人流、物流屡创新高,一天检查通过9000余人次、5000余车辆。

“一直川流不息,需要检查的证件很多,白天温度有30多度,穿着全套制服装备,带上防护面罩和口罩,一天下来很辛苦。”看着丈夫身上被汗水浸透的警察制服,黄月潇很心疼。

晚上刘红和同事们也没闲着。晚饭过后,作为辅警队长的刘红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召集晚上没有执勤任务的民、辅警继续开展训练。“我们是筑牢边境铜墙铁壁的重要一环,不能有丝毫懈怠,民、辅警的日常训练必须常抓不懈。”刘红说。

训练结束,时针指向21时。回到宿舍,等待他的是白天一起并肩工作的妻子和岳母送来的一双女儿。一家人都在等着他,一起吃月饼,提前过一个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前,家人用特别的方式陪伴我一起度过,我很满足。”男儿有泪不轻弹,刘红的眼里多了些什么。他说,作为丈夫和父亲,自己很不合格,但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就要用忠诚坚守国门、用奉献守护万家灯火。

黄月潇说,丈夫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无悔担当的家国情怀一直激励着她、感染着她:“我们都是平凡人,只想着立足岗位做好工作,做一点微薄的贡献,和爱人一起守好家、守好国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相隔十里,共守边关,这个中秋,刘红与黄月潇注定难忘。

镇康 防疫卡点民兵的坚守

中秋的夜,一轮圆月悬挂于西南边陲的天空。在中缅119号界桩附近的小山丘上,镇康县边境防疫49号卡点的党旗国旗迎风猎猎作响,瞭望台上,民兵点长周明飞正注视着前方,不放过一丝异动。

“119号界桩一线情况复杂,无天然物理屏障。以前经常有偷越国边境线违法出入境的情况发生,疫情输入的风险很高,防控压力非常大。”周明飞接着说:“中秋节到了,为了万家团圆,我们必须坚守。”

此时此刻,周明飞的手机响起视频通话的铃声。他告诉记者:“我和家人在这个时间有个约定,电话里互报平安。”

一场狂风暴雨,将原本崎岖的山路变得更加泥泞。在中缅界桩张家水井附近,采访车辆陷入泥潭动弹不得,记者艰难跋涉一个多小时,连走带爬终于到达了42号南伞村石泵水防疫卡点。

民兵李建强家住忙丙乡,因边境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被抽到南伞镇支援42号南伞村石泵水防疫卡点值守。帐篷里摆放着蔬菜、肉、水果和月饼,这是他一早赶到县城街上买回来的。

“中秋节母亲给我寄来了月饼和火腿。”李建强告诉记者,不能回家团圆,就和战友们一起分享母亲带来的“亲情”。

南伞镇鼻涕果2号卡点,点长雷老三已年过半百,卡点距离他家的路程不过10多分钟时间。“过中秋节了,你家这么近可以回去吃个团圆饭的吧?”记者问。“过节更不能放松警惕,更要坚守,等疫情结束了,可以天天在家吃团圆饭!”雷老三回答。

镇康县96.358公里的边境线上,共有民兵1000余人坚守在岗位上。除了181个边境防疫卡点一线,在检查站、海关、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宣传员、消杀队、保障人员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巡边、守卡、处突、宣传、走访、学习、训练,在百里边关,每个守边人都是一座界碑。

河口 近在咫尺隔屏问候

临近中秋,王俊和妻子商量好到河口过个团圆节。然而一次紧急任务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王俊是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2017年,王俊和妻子姚锦经人介绍认识,两人一见倾心,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那时,姚锦的家人都劝她要考虑清楚,两人今后将会聚少离多。可与王俊逐渐相处后,姚锦倾心于王俊坚毅勇敢、礼貌儒雅的人品和气质,最终选择与王俊步入婚姻殿堂。

2020年疫情肆虐,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处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最前沿。王俊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向支部提交了请战书,申请到边境一线驻守执勤。

在执勤间隙,王俊会通过网络视频和妻子聊天。“河口还热吗?”“孩子还好吗?”屏幕中溢满牵挂和思念。每次王俊都会问妻子有没有什么需求,然而,姚锦总说:“你照顾好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家里的事都有我,你放心。”

就在几天前,姚锦决定带着女儿从个旧前往河口探望王俊,王俊也买了月饼、水果,早早做好迎接她们的准备。

中秋节这天,王俊所在的执勤一队接到了10名入境人员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队领导征求王俊的意见:“嫂子不是要来看你吗?队里给你放两天假,今天的勤务你不用参加了。”“这个时候我走了,跟在战场上当逃兵有什么区别。”王俊斩钉截铁地回答。

“有入境人员出现发热体征,请一名党员同志和我一起完成检查工作。”队领导在对讲机中讲道。闻令而动,大家争相报名,王俊抢到对讲机回复队领导:“我是执勤组长,比较有经验,我来!”整个检查勤务持续了近4个小时。虽然已是中秋,河口的气温依然高达35摄氏度以上,穿上严密的防护服,不一会儿身上就湿透了,手机只能放在专门的保管箱里。

脱下防护服完成消杀,顾不得浑身的疲惫,王俊赶紧拿起手机查看,屏幕上显示着妻子10多个未接来电。“老公我们到了,你快下班了吧?”接到王俊的回电,妻子急切地问。“媳妇,对不起!我们今天执行了重要勤务,必须要隔离……”王俊再也说不下去。

虽近在咫尺,这个中秋节一家人依然只能隔着屏幕相互问候。

在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像王俊这样的家庭故事还有许多,他们没有朝夕相处的浪漫时光,只有彼此的安慰和鼓励;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只有默默无私地为对方做着牺牲和付出。平凡的他们,在这场特殊战斗中,为万家团圆的灯火,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蔡新装 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

中秋节,有许多人放弃休息、奋战边境疫情防控一线,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守边守望万家灯火。

今年38岁的傈僳族党员蔡新装,就是腾冲市近4000名边境一线值守人员中的一员。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的蔡新装,同时还是共和国1号界碑的界务员,也是保山市强边固防突击队队员。

9月21日一早,蔡新装就来到了位于中缅边境的猴桥镇胆扎社区石城垭口卡点。“这里手机信号不好,我们今晚还是会想办法让大家分组巡边的同时,一边赏月、吃月饼,一边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蔡新装说。

2016年1月,蔡新装被聘为共和国1号界碑的界务员。从那时起,他就与1号界碑产生了不解之缘。每月两次的边境巡视,成为了他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镇守边关,视死如归”8个字,对于蔡新装来说有着特别的理解和情感。

共和国1号界碑位于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尖高山顶峰,海拔3214米,至今没有通公路。每次巡边,蔡新装骑行摩托车一段路程之后,大部分山路只能靠步行。夏季,尖高山顶峰多雨雾大,山路湿滑;冬季,常年积雪,深度高达50厘米,每前行一步,要耗费平时几倍的力气,还要提防踩空摔跤。

6年多来,蔡新装每次巡视时坚持6点起床,带上干粮,穿上雨衣出发。经过3个小时手脚并用的跋涉,才能到达1号界碑。大家都说界务员是“不配枪的战士”,他为此感到自豪。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每一名界务员许下的铿锵誓言。”蔡新装为此长年默默奉献在边疆的崇山峻岭中。

今年4月以来,作为保山市4个边境乡镇之一的猴桥镇,境外疫情防控压力骤增。与境外接壤的胆扎社区,有长达42.8公里的国境线,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的高风险。

从今年4月开始,胆扎社区在入境的3个便道都设置了检查卡点。近半年来,蔡新装开启了“白+黑”“5+2”工作模式,全力投入边境疫情防控。无论天气如何,他每天坚持最少两次到各卡点查看情况。

中秋节坚守在石城垭口卡点的蔡新装在迎风飘扬的国旗下说:“岗位职责让我不能陪伴在亲人身边,我很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与理解。一家不圆万家圆,守边就是守团圆!我们祝全国人民中秋节快乐!”

“边境有我,请党放心!”蔡新装道出了所有中秋节坚守在强边固防一线人员的心声。

瑞丽 肩负起神圣使命

中秋细雨洒过,仍难降低瑞丽的闷热。在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雷允分站,大家来回交叉巡逻,不放过一丝漏洞,坚决将疫情堵住,守好国门,守好家园。

“去年中秋节,没有电,民警们围着火堆,烤肉、品水果、吃月饼,在守点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今年中秋,大家肩上的任务也很重。”雷允分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字新云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两个中秋佳节。

今年36岁的字新云来自临沧,当兵来到德宏已有19年,扎根边疆,在德宏结婚生子。家住陇川的妻子,是弄岛镇卫生院内的一名医生,虽离着执勤点只有两公里的距离。一个守边关,一个负责核酸检测,几个月都见不上一面。中秋月圆夜,他守在边关,妻子在瑞丽,孩子在陇川,一家3口在3个地方过中秋。

瑞丽疫情发生以来,字新云每天带领站里的民警巡逻守点,打击违法犯罪、防范疫情输入。今年7月4日,瑞丽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他们加强了巡逻力度和频率,每8个人值守一班,徒步巡逻和驾车来回交叉检查,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踏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雷允分站所管控的边境一线长达4公里,植物茂密、情况复杂,有的地方信号不通。镇守边关,再难也要守住。面对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严峻形势,为做好疫情管控工作,确保边境一线安全稳定,字新云和同事们付出了很多。

根据边境辖区的实际情况和各个时期、阶段的特点,字新云和同事琢磨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将“机动巡逻、定点蹲守、视频巡查”三者相结合,雷允分站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白天顶着烈日,他带领民警们往返数十趟的巡逻。工作结束时,黑色作训服上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汗渍。到了晚上,他们戴着闪烁的警灯、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边境一线的草丛中、香蕉林里,硬生生走出来了一条巡逻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字新云累计边境巡逻400多天共计1500余次,查获“三非”外国人13人,查获走私案件15起,案值约50万元。

中秋佳节,夫妻二人同上防疫前线,他是警察,她是医生,身穿不同制服的他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用爱支撑着小家,用责任守卫着大家。

岩依嫩 疫情不退我不退

岩依嫩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芒信村抵边寨允软小组党支部书记、小组长,也是千千万万日夜奋战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守边人中的一员。

“今年以来,不法分子和涉疫人员非法出入境现象较去年相比已经有所减少,但孟连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岩依嫩是中秋节期间值守人员之一,此刻,他正沿着走过无数次的巡边小路仔细进行排查。

“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在巡边过程中经常碰到非法入境人员,除了正常的身份信息采集和行李物品检查之外,每次我都会对他们进行劝导。”日复一日地仔细盘问和耐心劝导,岩依嫩原本生硬的普通话如今变得十分流利。

边境巡查要求守边人员时刻保持警觉,可长期往复的巡边工作难免让人产生倦意。“刚开始,许多队员会带着柠檬上山排查,实在困了就拿出来吃一口。但柠檬气味较大,会暴露我们自身的踪迹,我就在口袋里装了一枚打火机。”说着,岩依嫩拿出打火机在自己的手指上燎了一下后迅速熄灭,“这样我就可以时刻保持清醒。现在我们许多队员的口袋里都装着一枚打火机。”

天色渐暗,中秋明月挂在天边若隐若现。“现在家里人差不多在吃团圆饭了。”岩依嫩深知,有国才有家,管住边境、守好国门就是对家人最好的交代、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在日常巡边守边过程中,岩依嫩还遇到过不少利益诱惑,但每次他都严厉拒绝,不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正是如铁一般的纪律才铸就了“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境疫情防控屏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疫情不退我不退’,守好边关就是我最重要的职责。”

磨憨口岸医院 像家人一样关爱患者

驻守在勐腊县磨憨口岸医院、隔离点以及到老挝磨丁援外的206名医护人员,在岗位上迎来了一个别样的中秋夜。

9月21日当天,被统一收治到医院的每一个境外输入患者,均收到了医护人员送来的节日礼包——两个月饼、两个水果和手写着祝福的便签。

“我们医护人员也和患者一样,只能在医院过中秋节。”李红军医生告诉记者说,大家像对待家人一样照料病人。在中秋佳节这样万家团圆的节日里,每一位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患者都吃上了月饼,由医护人员陪伴共度中秋,让大家感受到温暖。

在勐腊县人民医院担任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的李红军与口岸医院的63名医护人员,自今年7月24日磨憨口岸医院建成后,就被抽调到这里开展境外输入患者的集中收治工作。从那一天起,就没能再与家人和亲友见面,每天过着从隔离酒店到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

“这里的患者经过入境前的隔离,多次核酸检测确诊后被收治。”李红军说,长时间处于一个封闭空间的患者情绪波动大,也会有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除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他们给予最好的治疗外,更多的时候还得一对一地与他们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这就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有着较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理解对方的感受。“有时候看到患者的家属赶来看望,却又不能相见时,现场的医护人员也会眼含泪水。”李红军说,他们会与患者亲属加上微信,利用查房的时候将患者的情况拍成视频传给家属。

记者采访时只要稍一走动就会汗流浃背,而值守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却必须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坚持工作。

“每天走出隔离区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全身的衣物几乎都被汗水浸湿。”李红军说,从今年1月勐腊县磨憨口岸检测到第一例感染者开始,他们每天都穿着这样的防护服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好多人都瘦了一圈。

“虽然艰苦,但能让更多患者康复走出隔离病房,与日思夜想的家人团聚,让人民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的工作就很有意义。”李红军说,让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早日结束,是所有一线防控人员的愿望。

孟连 筑牢边境“红色屏障”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腊福村强边固防突击队193卡点临时党支部成立于今年7月,共有6名正式党员。

“我们要守住国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临时党支部挂牌后,支部书记何新华便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定期重温入党誓词,研究巡逻值守路线及战术,将党建与强边固防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守边、固边、护边意识。

“突击队刚来的时候,这里还不是水泥地面,大家都只能搬着小板凳坐在泥水里吃饭、休息。”普洱市委政法委第二批强边固防突击队、193卡点1号卡点点长罗夫说道。突击队员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职责能效、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翻山越岭搬运守边所需物资,头顶烈日完善卡点房屋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冒着大雨用一块块砖修整巡边山路,以坚定的信念、攻坚克难的精神,让先锋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

“我们卡点海拔接近2600米,到了晚上气温只有五六度。巡护工作落到我们肩上,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神经末梢’作用,把党组织活动搬到边境一线,增强了党组织前沿阵地的党建活力,以‘红色火焰’全力构筑起坚固的边境屏障。”罗夫说。

9月14日,腊福村193卡点临时党支部刚刚进行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在党建活动契机下,临时党支部紧密结合交心谈心工作,关心关爱每一位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人员,了解驻守在边境抗疫一线的党员群众内心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送上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高高飘扬在腊福大黑山上的鲜红党旗,激励着每位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互助、坚守一线、冲锋在前。“一线执勤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切实发挥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卡点广大民辅警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执行力。”何新华说。

昼夜交替,周而复始,在巡边的工作中,一位位守边人用脚步丈量着祖国边境线,严防不法分子和涉疫人员非法出入境,以使命担当在边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屏障”。

沧源 老支书的家国情怀

中秋节也是佤族的新米节。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下班老村,道路整洁、屋舍俨然,一座座带有佤族特色民居的红顶白墙小楼交错分布,水电路讯网实现全覆盖,广场、卫生室、警务室、小卖部等一应俱全,这个边境村寨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生机勃发。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极大鼓舞了佤山各族儿女,激发了边境村寨各族儿女的奋斗精神。为了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奋战在边境线上,为了家国康泰,扎紧防控网,守好边境线。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有6个边境乡(镇)、23个抵边行政村、96个抵边自然村。当地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班洪抗英”“沧源解放”“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等历史故事,抒写了沧源各族人民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书记在回信中嘱咐我们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今年71岁的佤族老支书胡赛金的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胡赛金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0位老支书之一,年轻时当过巡边员,担任过村武装干事,后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这片土地上,他用脚步丈量国土,用足迹书写忠诚。他说:“现在的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守卫国土的义务和责任,就算是节日,筑边固防任务没有完成,就不能休息!”

热带雨林里,山路崎岖泥泞,蚊虫叮咬司空见惯,条件非常艰苦,村民们咬牙坚持,丝毫不敢懈怠。“我们已经连续干了好几个星期,没有休息一天,也没有谁有什么怨言,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带给我们的激励转化为工作动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胡赛金说。

村党支部书记肖鸿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全村佤族群众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们一定守护好祖国边防,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腾博会游戏大厅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腾博会游戏大厅人大常委会 | 政协腾博会游戏大厅委员会 | 腾博会游戏大厅监察委员会 | 腾博会游戏大厅高级人民法院 | 腾博会游戏大厅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腾博会游戏大厅我们
主办单位:腾博会游戏大厅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